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全球領先玻璃通孔激光設備“光谷造”

來源:湖北日報2024-05-15 我要評論(0 )   

激光可在指甲蓋大小的玻璃晶圓或面板上打出100萬個微孔,使用金屬填充后,就能串聯(lián)起復雜的集成電路“高樓大廈”。日前,央視報道我國科學家團隊在“玻璃基封裝”技術研...

激光可在指甲蓋大小的玻璃晶圓或面板上打出100萬個微孔,使用金屬填充后,就能串聯(lián)起復雜的集成電路“高樓大廈”。

日前,央視報道我國科學家團隊在“玻璃基封裝”技術研發(fā)領域實現重要突破,有望助力我國芯片制造“彎道超車”。

5月9日,記者從武漢東湖高新區(qū)了解到,實現“玻璃基封裝”技術突破的關鍵設備——玻璃通孔激光設備由光谷企業(yè)帝爾激光自主研發(fā)。

封裝是芯片制造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隨著傳統(tǒng)光刻技術逐漸接近極限,芯片封裝的重要性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視為人工智能時代芯片研發(fā)制造的重要技術基礎。

相比于目前常見的有機基板、陶瓷基板和硅基板封裝,“玻璃基封裝”具備原材料易獲取、工藝流程相對簡單、機械穩(wěn)定性強、應用領域廣泛等優(yōu)點,是業(yè)界公認的下一代先進封裝技術,

帝爾激光總經理助理葉先闊介紹,公司在光伏領域深耕10余年,自主研發(fā)的光伏激光設備占據全球八成以上市場,具備深厚技術功底。此次曝光的玻璃通孔激光設備,核心參數“徑深比”可達1:100,具備世界領先水平。

葉先闊認為,舍得在研發(fā)上投放資源,是企業(yè)加快形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路徑。2023年,帝爾激光研發(fā)費用達2.51億元,營收占比達15.58%,同比2022年增長超過90%。2024年一季度,研發(fā)費用為6996萬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幅超60%。他表示,帝爾激光將錨定光伏、半導體、新型顯示等領域,重點研發(fā)“從0到1”的技術,持續(xù)探索激光應用“無人區(qū)”。

以上內容來自湖北日報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全球領先玻璃孔激光設備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