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系統(tǒng)

我國機器人大軍將以35%的復合年均增長率擴張

星之球激光 來源:中國機床商務網2023-04-08 我要評論(0 )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8日報道,以亞洲為關注焦點、管理著750億美元資產的未來資產管理公司預計,在2020年前,中國的機器人大軍將以35%的復合年均增長率擴張。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8日報道,以亞洲為關注焦點、管理著750億美元資產的未來資產管理公司預計,在2020年前,中國的機器人大軍將以35%的復合年均增長率擴張。

  報道稱,鑒于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估計中國去年有26萬工業(yè)機器人這一事實,未來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拉胡爾?查達說:“基于一臺工業(yè)機器人取代4到5名工人這一經驗法則,機器人已使100多萬人失去了工作?!?/p>

  未來資產管理公司聲稱,在機器人使用方面,中國正沿著日本25年前開拓的道路前進,未來數年仍將迅速擴張。

  報道稱,這與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預測相符。該聯合會稱,中國2014年采購了5.7萬臺機器人,但在2018年前,可能每年會購買15萬臺。

  查達估計,未來5年,機器人將取代大約350萬中國工人。他說:“我與當地公司管理層會面時,他們說,‘需求環(huán)境不好,我們能夠做的是,改進我們的過程,提高我們的生產率’。”

  查達認為,這一過程正受到勞動力市場動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推動。直到不久前,中國的低工資水平仍在使以資本取代勞動力的好處趨于最小化。然而,情況正開始變化。盡管,中國人的小時工資仍相對較低,但在2012年前的10年中,這一數字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7%,遠遠超過其他大型經濟體的薪酬增長速度。

  報道稱,盡管工資增長速度將不可避免地放緩,但勞動力的供應量也可能收緊。在2010年前的10年中,中國的勞動力大軍規(guī)模增加了8000萬,至9.3億。但未來資產管理公司認為,未來數年,增長曲線將轉平,然后緩慢下降。

  查達還說,正在加入勞動力大軍的年輕人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避開制造業(yè),教育程度提高了的勞動力更愿意進入服務業(yè),而不是往往單調乏味、重復性強、具有潛在不安全因素的工業(yè)崗位。

  他認為,正因為如此,加上勞動力數量不再增長,機器人導致的解雇潮不會在中國或日本、韓國等生育率同樣較低的鄰國導致社會問題或動蕩。然而,自動化趨勢“將對印度、中東或非洲等地產生巨大的社會后果,印度需要每年創(chuàng)造100萬個就業(yè)崗位”。

轉載請注明出處。

機器人工業(yè)機器人增長率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