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3D打印攪亂資本市場

星之球激光 來源:南方都市報2013-06-04 我要評論(0 )   

隨著今年2月份奧巴馬在國會上呼吁要注意發(fā)展3D打印,相關概念股即開始興風作浪,A股也跟風炒作。這個蘊含著無限的科技含量以及想象空間的技術,從誕生之日起就注定不那...

     隨著今年2月份奧巴馬在國會上呼吁要注意發(fā)展3D打印,相關概念股即開始興風作浪,A股也跟風炒作。這個蘊含著無限的科技含量以及想象空間的技術,從誕生之日起就注定不那么平凡。3D打印經過10多年的孕育,已經初具規(guī)模。從資本市場看,美國3D Systems估值高達250多倍,風頭正盛。而國內3D產業(yè)剛有苗頭,尚未形成產業(yè)鏈條,相關個股機會和風險并存。

    3D打印想象空間無限

    3D打印的戰(zhàn)火儼然已經燒到中國。從近日兩場火爆的論壇即可看出。一個是5月28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的“中國3D打印產業(yè)發(fā)展與技術應用論壇”。另一個首屆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yè)大會也于5月29-31日在北京舉行。南都記者在深圳“中國3D打印產業(yè)發(fā)展與技術應用論壇”看到,現場擺放的3D打印機實體,吸引各界人士駐足觀看。據現場人士介紹,目前其主流3D打印,依然是以塑料打印為主。但目前激光快速成型制造(3D打印)正在全球制造技術上引起一場革命。

    3D打印技術源于美國,以3D Systems和DTM公司為代表的一批中小科技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繼研發(fā)出立體光固成型(SLA)、選擇性激光燒結(SLS)和熔絲沉積造型(FDM)等主流技術路線,經過20多年的沉淀和不斷完善已經日臻成熟。

    深圳市政府科技創(chuàng)新委員會副主任劉錦指出:“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現在也在密切跟蹤、研究和部署有關支持3D打印產業(yè)鏈的工作,從技術開發(fā),到技術創(chuàng)業(yè),到技術創(chuàng)意,有三類支持計劃。”

    目前,3D打印桌面級打印,中國已經具有一定競爭實力,C919、精工設備都開始用到工業(yè)級的打印機設備。深圳維示泰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文娟博士介紹,3D打印在應用領域主要是在工業(yè)領域、生物三維打印,還有消費領域。而全球3D打印的行業(yè)分布,最大一塊是消費類的電子產品,然后在工業(yè)器械、醫(yī)學,尤其是在牙科應用上也是非常的廣泛。

    “全球3D打印產值從0到10億花了20年的時間,從10億到20億花了5年時間。”她介紹說,“在全球的桌面3D打印市場里面,美國市場份額占了81.46%,中國現在占了22%。”

    “長期看,3D打印的應用范圍之廣可能超乎人們的想象,理論上說幾乎只要存在的東西都可以通過3D打印機制造出來。”中信建投研究員林龍指出。

    而在近日召開的首屆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yè)大會上,諸多業(yè)內人士也介紹了3D打印技術在中國的發(fā)展等。中國3D技術產業(yè)聯盟的副理事長、南京紫金立德有限公司連寧總經理則指出:“3D打印技術產業(yè)是一項正在受到全球高度關注、具有前瞻性、革命性、創(chuàng)造性、設計面十分寬廣的新興產業(yè)技術。”

 

    資本市場興風作浪

    “美國的3D打印產業(yè)鏈實際上在近十年當中,已經基本上整合得差不多了,資本的力量早就進入到這個產業(y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研究院創(chuàng)新設計院的院長趙宇波博士介紹說,“未來小量制造和個性化產品制造會成為生意。此外還會帶來無法預料的機會。也就是互聯網跟3D打印的融合,或者叫新一代的信息技術跟3D打印的融合,所帶來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業(yè)的機會。”

    “今年2月份,奧巴馬在國會上大力呼吁,號召要注意發(fā)展3D。”中山大學教授、廣東光學學會的名譽理事長余振新分析,“美國總統一呼吁,只要跟3D掛鉤的股票就漲。這樣一種現象就鼓舞人去想要跟進。”

    中時鼎誠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吳西鎮(zhèn)指出,不僅僅是中國資本市場上3D打印很熱,在全球范圍內在美國也熱得不得了。“目前全球范圍內有三家上市公司,其中3D Systems的股價變化,反映了公司發(fā)展歷程。它2011年轉到紐交所,到5月14日市盈率倍數是10 7倍,而在納斯達克SSY S他的市盈率倍數是250 .75倍。”

    根 據 咨 詢 公 司Wohlers Associates的統計,2011年全球3D打印產品(設備+服務)的銷售總額已經達到16.8億美元,近十年時間里以年均27%的速度高速增長。該公司進一步預測,未來5-10年全球快速成型市場將繼續(xù)以年均20%的速度膨脹,2019年可達66.5億美元的體量。

    “但實際上還有另外的預測,到2019年可能會達到300億美元,但是制約這個產業(yè)發(fā)展很重要的點就是應用范圍的普及,在更廣范圍內做應用,然后在材料上去做更 多 材 料的開發(fā) 。”吳西鎮(zhèn)分析說,“國外比起來,我們這邊其實整個產業(yè)狀況還是小散比較亂。但是我注意到,從去年以來3D在國內熱的情況下,給整個產業(yè)發(fā)展帶來一個機遇,我最近走訪幾家企業(yè),按照去年生產能力而言,生產能力已經不夠了,現在是開足馬力來生產。中國這個產業(yè)快速發(fā)展期也到來了。”

    A股投資保持理性

    中信建投研究員林龍在其最新研報中指出:國內快速成型技術的研發(fā)工作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在時間點上和國際上保持一致,至今已經形成了北航、華中科大、西安交大、清華大學四大研發(fā)中心,在科研水平上公認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從業(yè)績回報來看,6家3D打印產業(yè)鏈的公司可分為三類。其中中航重機、南風股份已有明確收入規(guī)劃。中航重機的激光快速成型項目始于2010年,根據規(guī)劃相關業(yè)務將于2013年開始放量,2015年達到5.8億元規(guī)模,占公司2011年銷售收入的11%。與中航重機技術來源相似的南風股份于2012年中期啟動快速成型項目,預計到2015年可實現5億元以上的收入,占公司2011年銷售收入的111%。

    另外,機器人已實現銷售,無具體規(guī)劃。銀邦股份、海源機械、大族激光等公司,產品尚未成熟,市場有待開拓。

    而余振新則提醒投資者要吸收LE D盲目發(fā)展的經驗,理性冷靜對待目前的3D打印熱潮。他認為,關鍵在于材料技術能否有關鍵性的突破。如果找到一種材料,它能夠集合剛性、韌性、強度、磨損壽命、耐酸、耐堿、耐溫、潤滑、導電、絕緣等各種條件,這個時候才能真正做到一次性成型,一次性直接使用,這時新一輪的工業(yè)革命就會到來。

    亞洲制造業(yè)協會CEO羅軍則指出:目前3D打印技術不是一個替代性很強的技術,它替代不了傳統的制造業(yè)。另外現在從事3D打印技術的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專家、大學的教授和科研單位的專家。他們對市場的駕馭、對市場的應用,不那么順利。#p#分頁標題#e#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