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HRL開發(fā)出可耐1400度高溫超強3D打印陶瓷

星之球激光 來源:天工社2016-01-04 我要評論(0 )   

日前,HRL Laboratories開發(fā)出一種新技術,使用這種技術3D打印的超強陶瓷材料能夠承受超過1400攝氏度高溫。該公司認為該技術將很


日前,HRL Laboratories開發(fā)出一種新技術,使用這種技術3D打印的超強陶瓷材料能夠承受超過1400攝氏度高溫。該公司認為該技術將很快用于航空航天公司。

3D打印陶瓷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段時間了,像Vormvrij 3DDeltabots這樣的公司都開發(fā)了自己的陶瓷3D打印機和3D打印陶瓷產(chǎn)品。但是,當前的許多陶瓷3D打印機使用的都是相當簡單的FDM工藝。而HRL Laboratories使用的是更為精確的光固化快速成形技術,從而能夠制作出非常精細、高強度、 耐高溫的3D打印陶瓷對象。

 

 “我們有一種陶瓷前驅(qū)體(pre-ceramic)樹脂,可以像聚合物那樣打印,然后在過火后會轉化為一種陶瓷。”HRL資深科學家Tobias Schaedler說:“盡管會有一些收縮的現(xiàn)象,但是這是非常均勻的,所以可以預測。”

通過開發(fā)這種名為“陶瓷前驅(qū)體聚合物”的可3D打印樹脂,HRL似乎找到了一種可以避開與陶瓷3D打印相關常見陷阱的方法。此前一般的3D打印陶瓷技術由于打印出來的對象往往會出現(xiàn)裂縫和斷裂,因此無法制造特別復雜的零件。而且大多數(shù)陶瓷3D打印機使用的往往是熔點比較低的“氧化物陶瓷材料”。而現(xiàn)在,得益于使用了精密的光固化快速成形工藝,HRL可以3D打印出致密而耐用、耐高溫的陶瓷部件。

“我們發(fā)明了一種可兼容與光固化/3D打印的樹脂配方,這種樹脂在3D打印后經(jīng)過過火可以生成致密的陶瓷部件。”HRL公司的一名工程師Zak Eckel解釋說:“這是一個驚人的突破,因為它使我們能夠制造出任意形狀的陶瓷部件,這種部件強度非常高,而且能抗高溫。通過這種技術,我們就能夠充分利用3D打印帶來的好處,使用一種非常有用的工程材料創(chuàng)造出復雜的3D部件。”

 

據(jù)了解,使用HRL公司售價3000美元的陶瓷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東西根本不像陶瓷3D打印件,反而更類似于塑料零件。他們使用的特殊樹脂中包含所有你需要的可以形成堅韌陶瓷的分子。這些樹脂層經(jīng)過了一種UV光的仔細蝕刻,然后將單體融合成聚合物。隨后這種塑料狀的打印件被放在一個有1000攝氏度高溫、充斥著氬氣的烤箱中,其中多余的化學基團被移除,留下了強大的陶瓷結構。

研究人員利用電子顯微鏡對最終產(chǎn)品進行了分析,在其表面沒有檢測到孔隙和裂紋。進一步的測試發(fā)現(xiàn)該陶瓷材料可承受高達1400攝氏度的高溫而不會開裂和收縮。

 

HRL公司宣稱他們制造出了可能全球首個3D打印的碳化硅陶瓷,而且團隊認為還可以通過對陶瓷塑料樹脂成份進行適當調(diào)整打印出更多種類的陶瓷。該公司認為其抗開裂、抗高溫的陶瓷可以成為一種能夠用于眾多高溫應用的理想材料,比如在高超聲速飛行器和噴氣發(fā)動機中使用。這種技術可以幫助設計者制造出很多專門的小零件,這種部件可以抵抗飛行器在起飛和飛行階段排出的高溫氣體。

“如果在大氣之中以10倍的音速飛馳,由于空氣的摩擦,任何交通工具表面都會變得非常熾熱。”Schaedler說:“人們?nèi)绻胍圃旄叱曀亠w行器就需要用陶瓷制造整個外殼。”

借助這種新技術,HRL的實驗室研究人員可以3D打印兩類有用陶瓷——一種是大的,但是具有非常輕量級的晶格結構,可以用于制作飛機和航天器的耐熱板及其他外部部件;另外一種是小的、但是很復雜的零件,可以用于制作機電系統(tǒng)或噴氣式發(fā)動機和火箭的組件。

Schaedler稱他們的研究團隊已經(jīng)得到了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DARPA)的資助。“該方法使我們能夠進一步接近將一些對立屬性集中在一種材料上的目標,比如那種高強度、低密度或者低質(zhì)量的材料,并將其打造成復雜的形狀。”DARPA國防科學辦公室主任Stefanie Tompkins說。

據(jù)了解,一旦進一步的測試完成,那些正在尋找小型、耐高溫部件的火箭和衛(wèi)星設計師可能會很快轉向HRL的陶瓷3D打印工藝。《Science Magazine》上的一篇論文詳細地介紹了該公司的研究成果。

 

轉載請注明出處。

3D打印陶瓷耐高溫HRL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wǎng)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內(nèi)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wǎng)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wǎng)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nèi)容。

網(wǎng)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